日期:2025-07-10 15:41:31来源:www.51kubo.com
芒种时节是几月份?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6月5日至7日之间,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这一节气名称中的“芒”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收获,“种”则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,因此芒种也被称为“忙种”,生动体现了此时农事活动的繁忙。从农历来看,芒种多对应五月,但具体月份可能因年份不同略有变化,例如2025年芒种为农历五月初十,而2024年则在四月廿九。
芒种是农业生产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,既关乎夏收,也关系秋播。北方麦区正值小麦成熟期,需抢抓晴好天气收割,避免因阴雨导致“烂麦场”;南方则进入水稻插秧高峰,农谚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”强调此时播种的时效性。例如,长江流域“栽秧割麦两头忙”,华北地区“收麦种豆不让晌”,黄淮平原需防范雨季前的风雹灾害。这一时节的光照、雨量和温度条件极为适宜作物生长,但农人必须与时间赛跑,确保“夏争时”的效率。
芒种时节,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升高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大。南方迎来梅雨季节,长江中下游地区“梅雨细,晓风微”,潮湿闷热;而北方尚未进入雨季,但可能出现40℃以上的高温天气。这种气候差异直接影响农事安排:华南需防涝,西北需抗旱,黄淮平原则需警惕突发性天气对麦收的冲击。芒种三候“螳螂生、鵙始鸣、反舌无声”反映了自然界对阴阳变化的敏感,也隐喻农时不可逆的特性。
围绕芒种形成的民俗活动,既是对自然的敬畏,也蕴含实用智慧。例如:
送花神:古人于芒种日祭祀花神,以花瓣柳枝编饰送行,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,此俗在《红楼梦》中有生动记载。
安苗祭:皖南地区用新麦面制作五谷形状的供品,祈求秋收丰稔,体现了农耕社会对丰收的期许。
煮梅与饮食:江南地区煮青梅以中和酸涩,既应季又养生;民间还推崇苦瓜、莲子等苦味食物清热解暑,契合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理念。
现代农业技术虽降低了“靠天吃饭”的风险,但芒种时节的农事规律仍需遵循。例如:
机械化抢收抢种:联合收割机与插秧机的普及大幅提升效率,但需精准调度以避免雨季延误。
灾害预警:通过气象监测防范强对流天气,如冰雹、雷暴对作物的损害。
生态种植:推广耐旱耐涝品种,并利用梅雨资源进行节水灌溉,实现资源优化。
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或涉及违法,请联系我们删除,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51kubo.com/minsu/1752133291.html
Copyright 2012-2022 www.51kubo.com 【酷博网】 版权所有 | 鄂ICP备15013748号-14
声明: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与本站联系,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,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52920268@qq.com